两会聚焦丨AI如何赋能能源行业“加速跑”——“人工智能+”与油气产业融合发展系列观察之一

最后更新:2025-03-11 浏览:1056次

两会聚焦丨AI如何赋能能源行业“加速跑”——“人工智能+”与油气产业融合发展系列观察之一


具身智能、6G、智能机器人等新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为DeepSeek点赞;机器人记者加入全国两会新闻报道……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AI)频频“登场”,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近年来,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并已渗透至很多行业。对于能源行业来说,拥抱人工智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能源行业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能源转型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围绕这些内容,来自能源领域的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探寻行业发展新路径。

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行业“加速跑”,需在丰富拓展应用场景上持续发力

“人工智能+”最终要通过丰富的场景应用来体现。没有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发展就没有发力点、落脚点,也缺乏生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与“能源+”的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两者深度融合将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力推动生产力质态跃升。

大庆油田首台联合站室内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在采油三厂投入使用,兰州石化完成常减压区域智能车间建设,万余座加油站同步开通刷掌支付功能……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销售、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石油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和创新实践,推动提升生产运行效率。下一步,各石油企业将继续聚焦能源化工主营业务,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和迭代升级。全国人大代表,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立强表示,将推动工程技术业务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升级跃迁,把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到智能钻井、检维修、高危作业等场景,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场景规划、成果推广等能力。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金彦江表示,立足炼化企业实际,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与风险预警、流程优化与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与智能物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空间,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人工智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行业“加速跑”,还需在推动数智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

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如今,大模型已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驱动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能源企业加速布局大模型,在大模型研发上投入巨大力量,进一步“解码”AI。以中国石油为例,从昆仑大模型的参数由330亿升级到700亿,到昆仑大模型正式接入DeepSeek,中国石油全力打造能源化工行业一流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数智中国石油”建设驶入快车道。

大模型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全国人大代表,煤层气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刘洪涛认为,能源行业的大模型之路已经扬帆起航,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找准大模型对油气业务的支撑方向,做好与先进大模型技术适配等工作,保持昆仑大模型等产品的生命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建议,联合行业内大中小生态企业、行业研究院和高校,共建国家级行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共同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实现协同创新和行业垂直大模型的持续提升。

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行业“加速跑”,更需在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企业面临“兼容性”问题:现有设施难以与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无缝对接,这增加了技术集成的复杂度,制约了整体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石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健表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相关政策指南,支持炼化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符合最新的工业互联网协议及接口标准,增强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对于需要更新换代的老旧设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企业的升级改造成本,助力企业加快智能化工厂的建设进程。

此外,进一步加大智能化设施建设力度也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员工张世丽建议,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对智能化建设的投入。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建议,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能源领域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东数西算”在能源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