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竞争日趋激烈,上海拟从三方面推动产业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坦言,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众多难题,关键技术突破存在难点,这些技术难点制约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和大规模商用。接下来要持续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力争早日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达到千台以上阶段性的目标。
张宏韬称,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众多难题。
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核爆点和新风口。3月24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分论坛“通用人形机器人创新前沿技术讲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提到,刚刚过去的英伟达GTC大会,让人们看到了在英伟达算力的支持下,国外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已经非常快,无形之间增加了国内研发的紧迫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要加强业内的合作。
张宏韬称,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众多难题,比如关键技术仍存在技术难点,技术难点制约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和大规模商用。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外的企业通过大模型和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大大加快了技术迭代的速度。
张宏韬表示,接下来,一是围绕人形机器人电驱动关节、线性执行器、机械臂与灵巧手、高算力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加快产业布局,此外发挥长三角制造业的优势,以上海浦东为核心,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
二是打造人形机器人开放创新的生态,通过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立人形机器人开源平台,开放硬件、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数据集等。
三是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发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场景的优势,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能物流、安防巡逻、服务娱乐等典型场景的创新应用,持续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力争早日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达到千台以上这一目标。
张宏韬称,接下来要紧紧把握机遇,依托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这一关键枢纽平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加强大模型与机器人的融合共创。此外,依托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快产业链的整合,通过市区联动,加快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的企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