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如何发展?听听这些产学研大佬们怎么说

最后更新:2024-04-15 浏览:1114次

人形机器人如何发展?听听这些产学研大佬们怎么说


  不到一年时间,人形机器人燃爆,各路样机横空出世,连带着各种核心部件都极速升温。面对人手一台人形机器人的伟大愿景,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又应该怎么熬到爆发的那一天?

 

  42日,在中国机器人网、智能谷产业园主办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圆桌论坛环节,科大讯飞人形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季超、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宇树科技联合创始合伙人陈立、帕西尼感知创始人许晋诚、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钱江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孔民秀围绕“人形机器人的中国机会以及商业化最先落地场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季超:首先请大家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一下今年机器人领域的市场状况与变化。



主持人科大讯飞人形机器人首席科学家 季超

 

  赵杰:在当前国家经济形势相对有些通缩的状况下,今年年初国家层面也是传来了利好的消息,对整个机器人行业也是一个向好消息。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赵杰

 

  陈立:从产品侧方面,人形机器人到现在逐步成熟,未来能够做的事情非常多,它的市场份额以及未来预期的天花板非常高。人形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我相信未来人形机器人是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



宇树科技联合创始合伙人 陈立

 

  许晋诚:目前语言模型的发展速度,已经很接近于具身智能的使用。作为工业强国或者是先进制造强国,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大力发展硬件,全世界最先进的供应链就在中国。



帕西尼感知创始人 许晋诚

 

  冷晓琨:2023年之前,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冷门赛道。人形机器人爆火之后,大家开始讨论的也从“为什么是人形机器人”变成了“人形机器人接下来怎么做”,更关注具身智能、产业链与场景布局。



乐聚机器人创始人 冷晓琨

 

  孔民秀: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做工业集成,后面又开始往人形机器人这方面发展。原因在于我们意识到,人形机器人在智慧厨房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钱江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 孔民秀

 

 季超: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有哪些机遇?

 

  赵杰:人形机器人很火爆,社会各阶层期待很高,但是技术突破难度也很大,真正的场景落地还看不见边。首先,我们过多关注了人形,过多关注了腰下面的两条腿,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高度关注上半身,脑袋和手臂。机器人的核心要物是:提质、增效、代人。人形机器人走得再好,做不了技能性的工作也是没有市场的,所以手很重要。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腿只是运动的其中一种方式。

 

  陈立:人形机器人目前还存在一些难点。首先,人形机器人的自由度非常多,整机可靠性和稳定性急需解决。然后就是成本,不管人形机器人是怎样的形态,最后如果要进入千家万户,还是要解决性价比。机器人公司和人工智能公司是完全不同的方向,这两者后期怎么融合,比较难。

 

  许晋诚:人形的界定不能狭隘,一旦狭隘了就影响发展。人形机器人的上半身价值最大化,而下半身则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冷晓琨:在产业链方面,中国有着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巨大优势。第二是数据集,人形机器人最终的核心是两只手介入物理世界完成任务,而中国目前来看是机器人使用场景最齐全的国家,获取这些数据的时候最方便,无论从上游的产业链还是下游的使用场景,从数据获取层面来说,我相信国内做人形机器人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孔民秀:人形机器人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源于需求,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是智能。第二,在抛光、打磨等应用上,人形机器人可能也是一个解决方案。第三,人形机器人在一些危险场景中可以替代人类工作。


  季超: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国内哪些场景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又如何规划?

 

  赵杰:就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最早能够突破的还是工业场景,不会是家庭,在服务业这一块还是有一段路要走。

 

  陈立:人形机器人在最近两三年内要走进千家万户,难度非常大,但是工业场景可以逐步做探索。另外,偏人员行业的巡逻巡检的简单操作,也是最近几年人形机器人能够落地的一个场景。未来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是确定的方向,但是这个过程非常漫长。

 

  季超:从您这边的判断来看,未来人形进入工厂,硬件的售价大概多少比较合适?

 

  陈立:首先这个产品本身,它的市场价应该是要跟一个工人一到两年的工资持平,也就是说机器本体价格要控制在20万人民币甚至10万人民币,最好是10万人民币以内。对于工厂或者其他场景定制一套解决方案来说,整体打包应控制在20万到30万以内。

 

  许晋诚:人形进工业肯定是第一个,之后逐步走向家庭,不用三五年了,看能不能今年或者明年。

 

  冷晓琨:马斯克提出,最终人形机器人会进入家庭,如果这个故事一旦成立,人形机器人就是手机、汽车的下一代。而真正让家庭人形机器人进入到特殊的工业场景,依然需要国家的政策,或者政府的补贴才能起来。

 

  孔民秀:人形机器人更主要是要解决技术突破的问题,比如灵巧手、材料、结构设计、算法、底层控制、智能性方面等,突破了技术才能真正的走向市场。

 

  尽管新技术进展喜人,但是市面上尚无任何一家公司真正实现量产。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竞争还停留在“实验室”中,最接近目标的特斯拉也未能如期实现“2023年量产”的计划,真正走向商用还需要更长时间。

 

  理想中的机器人保姆要有自主感知、决策和行动的能力,现在机器人还没办法像人一样做事,核心原因是智能化水平不够。

 

  去年人工智能大模型飞速发展,给机器人提供了智慧大脑,人形机器人商用步伐加快,被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行业走到产业化前夕,国际竞争激烈,今年人形机器人到底会发展到哪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