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我们的世界。为助力教育系统适应这一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推出了两项全新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其中一个针对学生,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及课程开发者提供指导,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强调学生的四种核心能力。该框架强调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批判性认知、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公民责任的认识、终身学习所需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以及包容性、可持续性人工智能设计。
以人为本的思维。“以人为本”人工智能观念侧重于学生的价值观、信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旨在评估人工智能是否符合其预期目标、使用是否正当、人类应如何与之互动,以及个人和机构应承担哪些责任,为建设安全、包容和公正的人工智能社会做出贡献。这一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参与人工智能的各个方面奠定了基础。
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伦理体现了学生所需的伦理价值判断、反思能力以及社会和情感技能,以引导他们理解、实践和适应与人工智能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不断增加的原则和监管规则。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学生需要获得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数据的作用、算法的类型、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学生应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如编程、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来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
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识别和定义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这些解决方案。这涉及对人工智能系统架构的理解,包括数据收集、模型训练、测试和优化等。
《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旨在指导公共教育系统培养学生和公民所需的人工智能能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号召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以便在新技术时代有效实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推动建设包容、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人工智能教育与国家AI战略匹配。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时,应将教育视为关键领域,确保教育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构建跨学科人工智能课程。课程可涵盖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艺术、社会科学、语言等多个领域,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培养更全面的人工智能能力。
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人工智能课程。课程应考虑当地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需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需求紧密相关,同时关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设计螺旋式的课程序列。螺旋式的课程序列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接触人工智能概念,逐步构建和巩固学生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
构建支持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环境。要创建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环境,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教师培训以及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空间。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青少年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好奇心,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科学知识,蓝桥青少于2023年专门成立“蓝桥未来”公益项目,为青少年进行全公益、长期、持续的普及人工智能知识。
“蓝桥未来”聚焦AI通识与基础,免费为信息稀缺地区的青少年讲授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多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AI时代的窗户。通过参与公益活动,青少年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接触到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识,了解其如何深刻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进而激发他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兴趣和热情。
在蓝桥青少的鼎力支持下,“蓝桥未来”公益项目将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致力于将这份充满爱与希望的公益活动延伸到更多亟需帮助的地区。我们期待更多的学校能够加入“蓝桥未来”公益项目,共同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互联网成长环境,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他们在未来数字化时代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