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还会突破吗?

最后更新:2025-01-07 浏览:1229次

2025年,AI还会突破吗?

 随着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越来越大

  文、图、视等方面的

  多模态能力越来越强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已愈加离不开

  人工智能(AI)这一强大的工具

  在我们刚刚迈进的2025

  AI又将如何演变进化  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参观者与一款智能机器人

  进行石头剪子布游戏。  

  大模型:应用更广、推理更强

  在微软官网日前发布的

  六大AI趋势文章中微软相关负责人Chris Young表示

  过去一年

  大量个人和组织

  从人工智能实验阶段

  转向了更有意义的实际应用 2024

  各家大模型不再简单竞争参数规模

  而是将兼具文字图片视频等

  不同能力的多模态

  作为重要发力点

  而高度专业化的模型

  还可以为特定任务或行业

  实现量身定制

  谷歌近期发布的《2025AI商业趋势报告》

  预测多模态AI将成为

  企业采用AI的主要驱动力   2024年服贸会

  展出的一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

    AI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在提升

  如OpenAI推理模型o3版本

  在数学、编程、博士级科学问答

  等复杂问题上

  表现出超越部分人类专家的水平

  微软发布的六大AI趋势

  进一步提到

  AI将加速科学研究突破

  有望在自然科学、可持续材料药物发现

  和人类健康等领域

  释放新的能力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的归属

  也凸显着人工智能对推动科研的贡献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  

  智能体:更加普及、更会帮忙

  2025年,我们可能会看到

  第一批AI Agent(智能体)加入劳动力大军

  我们开始将目标转向更远的地方

  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智能

  在16日发布的年终总结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这样展望       德勤公司发布的《2025年技术趋势》报告

  预测智能体很快将能支持软件开发人员

  以及供应链经理、金融分析师等工作

  微软发布的AI趋势文章更是认为

  智能体将彻底改变工作方式

  随着记忆、推理和多模态能力的进步

  它将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拥有新的技能和互动方式

  甚至智能体之间的协作能力

  也将得到加强它们

  可以像人类团队成员一样

  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和资源

  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

  参观者与一款智能机器狗互动  

  新挑战:规模定律恐难延续

  过去一段时间

  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符合规模定律

  即大模型的性能随着模型参数、训练数据量和计算量的增加

  而线性提高

  但由于训练数据即将耗尽

  更大规模训练的能耗和成本激增等因素

  规模定律可能难以延续

  有从业人员表示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

  更注重AI算法的调优

  同样的模型能力

  可被放到一个更小的参数规模里

  表明模型的能力密度不断增强因此,

  有研究者提出

  密度定律AI模型的能力密度

  随时间呈指数级增长    微软在其发布的AI趋势文章中提到

  高级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对模型创新非常重要

  而数据整理和后期培训方面的进步

  也同样关键

  例如,微软的小型Phi模型系列

  表明管理较小但高质量的数据集

  也可以提高模型性能和推理能力

  近期发布的DeepSeek-V3大模型

  用了两个月时间训练性能匹敌GPT-4o的开源模型

  但前者训练成本比后者降低了约10

  业内人士预测

  小模型的吸引力可能在2025年大幅增高